popo-icon-more

我來花蓮不是為了要成為一個真正的花蓮人,而是一個在花蓮生活的桃園人。

昨晚,像做了夢一般的一晚。大概一個月前FB好友跳出通知,然後問我能不能通個電話(???),問了一下來意之後,我驚呆了!是 #豐田移創指導所!是 #村民大會!! 原來是我參加第一場移創所線上直播的村民大會太熱情,結果像是被老師註記在可能某種「名單」裡(哈),沒想到有一天有人會邀請我以自己生命的經歷分享這一路的過程。 雖然作為分享講者好似是先有了想法才進行分享,但在這場活動中,其實我是先因為受邀了才開始疏理這些一直被擱置的想法。在活動開始之前我不太敢坐上講者的沙發,帶著一點彆扭心情,也不確定自己何德何能有這樣分享的機會。 - 來到花蓮不到一年,卻覺得發生了好多,其實移居/東漂對我來說不太像是一個決定,現在回過頭看來,比較像是一場註定。我如果在那時沒有行動,我可能在未來某時還是會行動,畢竟我覺得回桃園不是任何時候我會認為是最好的選擇,因此我說這很有可能是我生命裡的一場註定。 這場村民大會的主題是關於「因為另一半的工作來到花蓮」,的確是聽起來蠻浪漫的事情(雖然我的分享好像讓現場變得不浪漫了可惡),但不得不說,那時潘工作的異動只是湊巧,但我會來到這裡不屬於意外。老實說要來花蓮之前,我甚至對於大家認定我「愛相隨」是讓我放棄北部生活的原因感到厭煩,但也沒有什麼其他的著力點可以解釋。 直到要分享的前兩天,我才突然發現,「之所以東漂」這個問題我遲遲沒給出一個具體的答案,原來是因為我也正在尋找答案的路上。 意外的是,來到這裡的孤單是我始料未及的孤單(物價也很始料未及),在交流的時間被問到如何待看「孤獨」與「孤單」,這個問題真的是我在花蓮的時候曾經認真問過自己的問題,因為我還算是蠻享受一個人沈澱的時刻,畢竟我需要很個人私密的空間才能如實地寫出我心裡所想的文字,這對我來說是一種生活的儀式感,我想,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享受那樣的孤獨。但孤單是,當我想找到人分享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找誰才能明白我所說的。 東漂而來我沒有輕易地告訴別人這份孤單,其中一個原因正是我怕我說了沒有人懂,我怕會得到比孤單更孤單的感覺。當我收到在場參與者回饋對這份孤單的共鳴的當下,其實真的很想哭,有一種終於找到懂得這種心情的人了的感覺,也疼惜著這些孤單的時候一個人的人,還好我們都靠自己的方式走到這裡相遇了。這一切都沒有平白地過去,而是帶著這份洗鍊讓我們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未來的漫漫長路。 最後還被問到了一個真的、真的很棒的問題,是有關我來到花蓮之後如何看待我的家,我說:「是我終於能接受那樣的家就是我的家。」,想補充的是,我說的家,不只是實體的家,還有我的原生家庭和帶給我生命經驗的那樣的家。 「我來花蓮不是為了要成為一個真正的花蓮人,而是一個在花蓮生活的桃園人。」在製作我的分享簡報時打下這段話,我才總算是搞清楚自己的想法。 無論大家帶著什麼原因而來,又收穫了什麼離開、看到這裡的你帶著什麼樣的心情閱讀,我只想說,謝謝大家! 最後,點播一首魏如萱的《香格里拉》送給大家~ #曾曾高興見到你

發布於 2022-12-08,更新於 2023-01-08